同去的阿姨手法老练
一拨一捡,速度快的像缝纫机
而我慢慢悠悠一个小时才捡了几十颗
还都比较小被嘲笑得没脸见人
2
暴晒去壳
苦槠子捡回来以后趁着阳光暴晒
裂壳之后再剥出里面白嫩嫩的肉
二楠一度自信的觉得它就是小板栗
所以替你们尝了一口
这种苦涩的感觉就像失恋,不想再拥有
3
浸泡磨浆
拨完壳的果肉放在水里浸泡去苦涩
来来回回要换十几次水
浸泡了几天就可以拿去磨浆了
农村人做豆腐那都是手工的
家里的老石磨一代代传下来得有百年了
俗话说:磨碾千家用
要借用村里有石磨的人家
那都是提前约好了一起去的
别看这石磨小,起码几十斤
二楠完全抬不起来
石磨装好,底下弄了个脚盆装磨出的浆
这种自家的老木脚盆用了也有几十年了
舀上一勺,5-6颗苦槠子,其余全是水
边磨边加,一次加的苦槠子不能太多
不然,磨出的粉浆太粗
做出来的豆腐就粉嘟嘟的了
推磨可是个苦力活,两人一起磨可以省些力气
你来我往得画圈圈,有点像是在练太极
屁股下的老竹椅跟着手上的活儿吱吱呀呀
虽然手很酸,但这种感觉很奇妙
4
过滤加热
磨好浆后,让浆水稍沉淀,倒掉表面的一层水
这样做出来的豆腐口感更好,没有那么涩
土灶起火,一口大锅被烧的滚烫
将豆浆倒进去加热,不停搅拌,这很考验技术
特地请了当地的老婆婆来弄
老婆婆边搅边帮我们划重点
”炉灶的火要小,豆浆要小心点伺候
豆浆里的水不能太少,不然就不清透水嫩“
只见豆浆慢慢的成了糊
等到锅铲都搅不动的时候舀上来
用手沾点水,将表面抚平
5
冷固切块
等到凉了以后就成了苦槠豆腐了
没有卤水也能点成豆腐,真是神奇
豆腐切好以后,继续浸在水中保鲜又去涩
要吃的时候拿上一块,切片或切丁都随意
准备些辣椒、葱末
冬天自家腌的雪菜也拿出来一起炒
那风味香死个人
二楠没腌雪菜就辣椒葱末炒出来的,也是很香
豆腐还是带着一点涩味,但不苦
别有一番滋味
搜罗、暴晒、浸泡、磨浆、过滤加热
冷固切块最后在清水中浸泡着
制作工序真是很繁琐
没有耐心的人可吃不上这美味
为了一口豆腐二楠等了一个月
但是,值得!
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