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河街的名字来看,就是有河的故事。河街乡下面还有双龙、河湾、南岸、北岸等地名村名,见证了历史上河流水文的兴衰。现在大点的河流几乎看不见,都是小溪流似的,许昌的清泥河、幸福渠(人工)、清潩河都被颍河吸纳。许昌豆腐、许昌腐竹等名吃就是颍河的奉献。河街现在有很多豆制品加工厂,很多都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,成为许昌的名片之一。
河街乡据传还是蒋介石的故里。蒋介石出生在河街乡后郑庄,本名郑三发,哥哥郑二发。清朝末年河南大旱,郑母携二子逃荒到外地,后来成了浙江奉化大盐商蒋某的保姆,再后来蒋家夫人去世,就逐渐改嫁到蒋家。郑三发就成了蒋家的孩子,有了更远大的未来。
据说后来蒋介石发迹后,没有改名的哥哥郑二发还多次找蒋介石认亲。蒋安排高官高规格接待接济,或因政治需要等综合原因,终不肯相认。这种说法来历有鼻子有眼,如果属实的话,蒋介石就是许昌人。
许昌县有个地名叫白兔寺,也有寺庙。
我是第一次知道还有叫白兔寺的,白兔比起白马的确逊色太多。据说这个白兔寺一千五百多年了,建立于南北朝时期,时长在少林寺与白马寺之后。当年是免灾延寿而修的药师佛道场大药王寺。佛教里的药师佛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,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,其两侧随从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。人们将月光菩萨的画像供奉在这座药王寺内。月光菩萨在中国有了新的化身,正如国产的关公是道家的财神武神、佛家的珈蓝一样,飞天的嫦娥是月光菩萨。也可能是劳动人民美好的想象,创意的结合了下。
月光菩萨手里、怀里看不出来有白兔
用网络上的场景说法:当地人带着小孩子去往药王寺祈福时,小孩子可能总是会问“妈妈我们这是要去哪啊”,大人的回答“去拜一拜抱小白兔的嫦娥菩萨”,或是时长长了,大家也习惯称其为“白兔寺”了。
正规的佛教药师月光菩萨,被群众亲切的异化,也表现了人民的虔诚和朴素愿望。
我2017年春节,自驾野游去武当、十堰、郧县、孝感等地,在孝感参观了董永墓。孝感动天,孝子昌盛,所以有了孝感、孝昌等地名(后来有避讳)。二十四孝中很多发生在孝感,但发生在许昌县的也有一个。
二十四孝有个蔡顺,拾葚奉母(拾葚异器),就是战荒年代去找桑葚给母亲吃。路上遇到遇赤眉军,造反的赤眉军都是农民起义,刻意把眉毛染红。拦路抢劫没有钱财,就问干什么的,得知孝敬母亲,冒着战乱找桑葚,并且分类还不同(异器)。有几个赤眉被其孝行感动,送他粮米,还到旁边的河里洗去赤眉,回家孝敬双亲过日子,后人称此小河为“洗眉河”(和书上说的稍有不同)。 洗眉河及周边风景还曾是“许昌十景”之一。洗眉河、青泥河、新沟河、清潩河什么的都最终流入颍河,颍河故事因为颍河包容并蓄而变得更丰满。
当年风靡一时的《颍河故事》的编剧李佩甫就是许昌人。我们摘录下李老师的介绍:李佩甫 ,大专学历,中共党员,国家一级作家。1979年参加工作,历任许昌市文化局创作员,《莽原》杂志编辑、第二编辑室主任,河南省文联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,《莽原》杂志副主编,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、河南省文联副主席,河南省作协主席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主要作品有小说《羊的门》《城的灯》《李氏家族》《生命册》《等等灵魂》,电视剧:《颖河故事》《平平常常的故事》《难忘岁月——红旗渠的故事》《申凤梅》等。曾先后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(1994年)、飞天奖、华表奖、五个一工程奖、人民文学优秀长篇奖、《小说选刊》优秀作品奖、《小说月报》优秀小说奖、《中篇小说选刊》优秀中篇奖、《中华文学选刊》首届文学奖、全国“金盾文学奖”、“全国十佳小说奖”等多项大奖。2015年8月16日,李佩甫的《生命册》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。
河南的金腰带颍河养育了勤劳智慧的人民,许昌在颍河水系的浇灌下更是出人才。一切人文皆水文,水的故事就是水流域的人和事。颍河许昌县,就小喷到这。喷空是河南话,欢迎留言评论。